•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鸡西要闻>要闻

鸡西市鸡东县: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提升民生幸福指数

日期:2025-09-12 来源:鸡西新闻网
字号:
    鸡西市鸡东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精神,致力于做强基层组织建设、做新治理多元体系、做实服务群众工作,全面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提升居民幸福感。
    做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引领“主心骨”。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根本保证,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体系,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一是健全组织体系。建立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实行书记牵头,副书记、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密切配合,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二是完善治理机制。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民生导向,大力推行领导干部由“等待接访”到“上门入户”,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两年攻坚行动,一大批多年没有解决的“骨头案”“钉子案”得到有效化解,信访积案化解率达100%。三是优化网格设置。创新实施“五优智慧红网”工程,推行“党建+网格”管理模式,科学划分633个网格并进行统一赋码,配备专职网格员633名、兼职网格员1508名、专业网格员350名,实现党建、综治、民政等“多网合一”。四是创新管理模式。全力推进城市技防建设项目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落实派出所长和社区民警“两进”工作,全县13个派出所所长进入同级班子,88名民警兼任131个社区、村副书记(副主任),推动派出所由“治理参与者”变为“治理牵头者”,实现警务和社务、村务深度融合。
    做新治理多元体系,绘就和谐共治“同心圆”。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推动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实现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一是构建"一中心五圈"治理体系。构建“一个中心、五个互动圈”,以网格协调指挥中心为基点,建立县域网格服务圈、十分钟便民圈、志愿服务关爱圈、党员群众共建圈、居民自治生活圈,五圈联动、互融互通,共建“同向、同心、同力”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有效推动县域内网格化运行稳步发展。二是推进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开发“四个体系”智能指挥平台,实现网格中问题“即拍即传即处理”,大大提升了处置效率。平台处置事项2.8万件,受理率、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9%以上。三是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全县建立县、乡调解中心13个,调委会163个,人民调解组织覆盖率达100%,配备各类调解员256名,在社区成立“为民服务工作室”8个,排查纠纷1027件,化解率100%。四是推进平安建设。按照“三村一警”、“一村一法律工作者”和“一村一名平安宣传员”模式,积极开展调解小纠纷、整治小隐患、办理小案件、化解小问题、代办小需求“平安五小”创建活动,扎实做好新峰村等“六无”村屯创建试点工作,激发基层治理新动力。
    做实服务群众工作,打造民心相通“连心桥”。始终把群众满意度作为第一标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质感。一是实施民生暖心工程。扎实开展“双报到”工作,组织48家机关单位941名党员常态化下沉社区,年初以来参加志愿服务3800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0余件。同时,先后改造老旧小区14个,新建和维修城市道路14条。二是开展广泛政策宣传。创建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2个,编辑制作党员教育培训教材3部,拍摄精品党课5部,成立15支宣讲小分队,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通过大喇叭、读书班等形式开展学习300余次,推进党的基层治理政策进入百姓家。三是培育特色社区文化。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阅读、娱乐等活动场所,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成立“金秋合唱团”“戏曲艺术团”等队伍44支,在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组织开展文艺活动80余场,通过文化浸润,逐步形成"邻里互助、守望相助"的社区新风尚。四是推行优质民生服务。为让服务有“形”、让居民受“益”,组织社区创新开展“便民服务大集”活动5次,以新式“赶集”形式,吸引了居民群众5000余人参加,实现了服务资源集聚、服务效益叠加、居民广泛参与的良好氛围。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